【教研風采】學習共分享 攜手助成長
淮安工業園區實驗學校初中英語組教研活動實錄(四)
“雙減”政策的出臺,意在切實提升學校育人水平,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過重負擔。“雙減”的提出對于教育教學提出了更高標準、更高質量的變革需求。這項政策促使教師將作業設計與學生的核心素養結合起來,以滿足新時代的教學需求。
響應雙減政策,我校初中英語教研組積極開展主題微講座活動,從而增強教師的教研能力,提高教師的教學素養。本學期的分享主題是“雙減背景下初中英語作業設計案例研究”。
單元課時作業設計案例分析
關惠敏老師以7B Unit4 Finding your way為例,簡要闡述在“雙減”背景下如何進行單元課時作業設計。關老師從五大部分進行內容闡述,即單元內容教材分析、單元學習目標、作業目標、單元作業設計思路、課時作業設計。
Finding your way 是本單元的主題,因而本單元幾個板塊都是圍繞這個話題進行的。依據單元教材和課時劃分,每課時分別設計出“自助餐”式作業,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選取一樣或者幾樣自己有能力完成的題目,每個套餐包含基礎類作業、提高類作業和拓展類作業,旨在使每個學生都能夠積極參與。
基礎類作業:
1.聽讀課本單詞錄音Welcome to the unit單詞內容3遍,并跟讀3遍,并錄音。
2.整理課本p42-43筆記。
3.復習本單元的語法知識,并完成語法知識單。
提高類作業:
1.用簡圖畫出Grammar 中所學的方位介詞。
2.參照課本P43PartA,用簡要圖表示出家周圍的環境,并至少用四句話描述他們的位置。
拓展類作業:
單元主題作業設計案例分析
陳欣怡老師以7B Unit2 Neighbors為例,設計了以“我的理想鄰居和社區”為主題的探究性作業。教師給學生創設一個真實的情境,鼓勵學生調查自己所在的社區、鄰居等信息,讓學生深入了解每個職業所帶來的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,并思考作為社區成員、社會成員能為自己的社區乃至社會作出哪些貢獻,從而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無私奉獻精神。
何靜老師提出,教師進行作業設計時,應該從如下幾個方面考慮:作業類型、作業內容與形式、作業反饋方式和作業設計反思。其中我們重點關注的是:圍繞教學目標,學生的學習活動有哪些;作業完成后,以何種方式反饋。我們的作業不僅僅是書面的習題練習,還可以是口頭的輸出,甚至是和其它學科一起的融合性作業。
節日主題作業設計案例分析
繆瑩瑩老師以節假日為例,呈現了兩份英語學科特色拓展類作業。第一份是以清明節假期為契機,與各學科融合,以“我的清明尋根之旅”為主題讓學生找出家中的一件老物件,并對其進行簡單的英文介紹。學生可介紹其外觀、用途或者結合8B Unit1變遷話題進行古今對比。在描述過程中,學生還需要正確使用時態,這也正是前三單元的語法重點。
第二份是結合8B U5 Good manners話題讓學生繪制一些公共標志,并配以對應的英文介紹?;顒雍笃谀昙墝⒃诎嗉壔蛞恍┕矆鏊故緦W生們的優秀作品,將所學英語真正應用到我們的實際生活中。
單元話題作業設計案例分析
王婧老師以7A U6 food and lifestyle單元教學為例,首先通過閱讀文章,讓學生意識到健康飲食的重要性。肥胖是當今在青少年中不容小覷的問題??觳?、各類零食以及熬夜等不良作息嚴重影響了人們的身心健康。然后展示健康飲食金字塔,并且以一頓早餐為例:果汁+三明治(生菜、西紅柿和雞蛋),讓學生討論喜歡和不喜歡的食物。學生在表達自己的飲食喜好時,討論自己生活方式中不健康的飲食和習慣。
最后讓學生設計健康的一日三餐菜譜,圖文并茂并且配有飲食搭配的原因,進一步深入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要養成合理且健康的飲食習慣??傊?,讓學生在動、玩、樂的過程中快樂地學、輕松的學、主動地學。
總之,“雙減”背景下的初中英語作業設計只有真正將語言知識、語言技能和思維文化融合起來,關注學生學習自主性和層次性,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英語的學習。專注主題教研,只為成長,讓教育成為一場智慧的修行!
組稿:陳云
審核:呂晴